1、世界卫生组织(WHO)对健康定义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对健康定义是:“健康是身体上、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,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。”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。
(1)充沛的精力,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。
(2)处世乐观,态度积极,乐于承担责任,事无巨细,不挑剔,工作效率高。
(3)善于休息,睡眠好。
(4)应变能力强,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。 (5)抗疾病能力强,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等。
(6)体重适当,身体匀称,不存在过大的“肚皮”,站立时头部、肩部、臀部的位置协调美观。
(7)眼睛明亮,能传神,眼睑不发炎、不浮肿,反应敏捷。
(8)牙齿清洁,无龋齿,不疼痛,牙龈颜色正常,无出血现象。
(9)头发有光泽,无头屑。
(10)肌肉丰满,皮肤有弹性,较光滑,走路活动感到轻松。
2、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提出了“健康老年人十大标准”
(1)躯干无明显畸形,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,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。
(2)无偏瘫、老年性痴呆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,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。
(3)心脏基本正常,无高血压、冠心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。
(4)无慢性肺部功能不全。
(5)无肝肾疾病、内分泌代谢疾病、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。
(6)有一定的视听能力。
(7)无精神障碍,性格健全,情绪稳定。
(8)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。
(9)能适应环境,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。
(10)具有一定的学习、记忆能力。
3、中华医学会制定了“心理健康十大标准”
(1)有适度的安全感,有自信心,对自我成就有价值感。
(2)适度的自我批评,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。
(3)日常生活有适度的主动性,不为环境所左右。
(4)理智、现实、客观,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,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与打击,无过度的幻想。
(5)有自知之明,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,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客观的评定。
(6)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,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,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。
(7)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。
(8)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,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。
(9)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。
(10)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,能保持自己的个性,既不过分阿谀,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,有个人的独立见解,有判断是非的标准。